文章以“1+3教学模式”来研究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的智育变革。“1+3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让每一位学生重视每一堂课来让学生学会、学好、学懂课程中的相关内容,从而实现智育变革。“1+3教学模式”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简称,其中“1”指的是教师把教材的某一个单元或主题(专题或板块)看做一个整体,整合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主线,提炼教材(1)个核心问题,而且这个核心问题具有多元性也就是教师的课前预期,“3”指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1+3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教师作为辅助者与监督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智育变革的目的。
一、“五育并举”概述
2019年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强调“劳动教育”、“美育熏陶”、“体育锻炼”、“智育提升”与“强化德育”的重要性,提出学校应以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为核心任务。现阶段的“物业五育并举”虽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教育力分散、缺乏融合育人与跨学科研究等问题,如何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探索出“五育并举”背景下惠水四中的发展道路,仍是现阶段惠水四中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1]。
二、惠水中学教育现状及突出问题
(一)惠水中学教育现状
穗黔教育协作惠兴团队通过调查发现,在惠水县乃至黔南州中学教育在新时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能手不断涌现,教师团队中的年轻教师虽然教龄短,但是大多在教学活动中都会充满激情,能够虚心接受各方面的建议,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等,且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辅助教学设备,但是年轻教师中也存在部分人员缺乏足够的耐心与信心,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龄十年以上的教师,大多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能够循规蹈矩的进行教材知识讲解,然而却很容易出现“灌输式”教学,课堂氛围不温不火,此外就是相对于年轻教师,对于各种新媒体设备利用程度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惠水中学教育突出问题
在新教改背景下,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教师综合素养参差不齐,教学常规要求中普通话不过关、板书设计不合理与书写杂乱、教学思路不清晰等,此外还包括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具体情形以下进行细致描述:
1.新课改下教师教学行为不达标
中学教师虽然已经普遍接纳新课程理念,但是由于长久的教学生涯影响,在教学观念上不能进行及时的、根本的转变,致使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不及时
惠水许多中学仍然存在“灌输式”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未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思想以及潜力,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进行教学内容传输,学生只是被动的、单一的接受相关教材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不再通过自身的思维来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将会不断下降,这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不高的同时,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有着不利的影响[2]。
1.2课堂互动交流与讨论缺乏有效性与合理性
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活动不具备一定的实效性,往往为了活动而活动,大部分教师虽然认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根本要求与基本形式,但是却对其目的以及本质缺乏足够的认知,于是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牵强附会的组织活动,比如“分组讨论这项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等,对于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缺乏足够的设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质疑,从而导致课堂讨论意义不大,且部分教师一直在讲台上观看学生讨论,没有在学生讨论中发挥作用,甚至小部分教师在学生结束讨论后直接继续下一节教学内容,完全弃学生的讨论结果于不顾,这使得学生的讨论过程毫无意义。
1.3问题设置缺乏一定价值
部分教师在问题布置方面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不能把握问题的数量。一节课45分钟,有的教师甚至会设置6-7个问题,分配到每个问题的时间只剩下6分钟左右,如此简短的问题讨论时间,不但不利于学生就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还会导致学生在问题讨论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总结与思考[3]。此外,部分教师在问题设置与提出方面从“满堂灌”的极端走向“满堂问”的极端,一些“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是不是”二选一的问题与填空形式的提问充斥着惠水中学的各大课堂,这些毫无启示作用的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课堂知识智力价值,将师生互动这一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化为思维含量缺乏的一问一答,这相当于转变形式的“灌输式教育”。
1.4教学评价单一性以及缺乏一定的重视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评价缺乏一定的重视性且评价方式单一,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不利的影响。某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进行板书的书写或者教材的阅读,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未及时示意学生坐下,让学生处于尴尬的处境,甚至存在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后,未让其坐下而是示意其他学生来回答,这种变相的处罚措施反映出很多教师未将自身处于和学生一个阶层,缺乏尊重学生与师生平等的意识。此外还存在部分教师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一味夸奖,夸奖方式亦是单一化,比如“回答的好”、“表现不错”之类,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缺乏足够的交流,甚至是没有交流,这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同步发展。
2.教学效益不高
教学效益不高的主要表现在教学容量不足,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实质性问题的解决。教学容量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布置方面不合理,一些教师在讲述完相关的教材知识后还剩余大部分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看书来消磨。此外,教师对于信息反馈的重视程度不足,关于一些知识点,学生已经表示理解以及掌握,教师仍然按照自身的教案来推进课堂教学,这般僵硬的教学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对于一些学生真正不懂的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实质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存在一些教师对于信息化设备利用程度不足,在板书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4]。
3.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能动性不足
中学教程较多,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花费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堂作业完成方面,且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很多学科的内容繁杂且学习起来较为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很难表现出很高的学习兴趣,不能够再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知识学习,自主能动性不足,从而导致自身的知识体系逐渐出现缺漏,在数学、化学这些系统化的学科学习方面将会更加吃力,从而学习起来更加的困难,造成恶性循环。
三、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智育变革措施
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的智育变革措施,需以“1+2+1教学模式”为变革核心,即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惠水中学的总体教育目标,通过“课堂改革”与“教学特色”两项举措来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整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学生智育的提升,从而提升徐盛的整体发展。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可从课前预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四个方面来实现智育变革。
(一)课堂改革以实现学生智育水平的提升
实现课堂改革,需要中学全体教师能够根据智育改革的需求、当前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以及学生现阶段与未来阶段的发展需求来制定合理的课堂改革目标、计划、流程,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来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计划等,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从而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实现智育变革、合作探究、课堂点评方面来实现课堂改革: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实现智育变革
自主学习环节主要包括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课前预习以及对教师布置的思考题与基础题进行圆满甚至超额完成。自主学习以实现基础知识掌握、知识框架理顺与弄清、难点与重点知识明确为主要核心任务。自主学习理论要求:实行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自我学习内容的选择、自我学习结果的评价。自我学习的表现大概为:学习动机能够通过学生自我激励与内在因素实现,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科学规划或者是其长期自我练习中已经达成自动化;学习时间有效且定时;学生能够实现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配,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合理营造适宜学习的外部环境。自主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如此才能在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智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具体实施过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1设定合理的课前预期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是有着学习的欲望,但是很多时候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因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形式的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根据学生个人进行针对性教学,这就导致各方面存在差异化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差距被逐渐拉大,这对于学生在智育方面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基于这种情形,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其通过“分层式教学”来设置合理的课前预期,协助各个阶层的学生确立对应的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不但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智育效果。可根据学生特点将其分为A类、B类、C类学生,A类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求知欲强、性格外向、学习知识较快,B类学生成绩一般、智力尚可、成绩不太扎实,但是发展潜力很好,C类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各科成绩较差、智力较差,根据三类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化学知识学习中,C类学生学习目标即为掌握基本的公式、词义等,B类学生学习目标为掌握教材知识;C类学生,不但需要圆融掌握教材知识,还应具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延伸与实践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课前预期,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智育[5]。
1.2确定合理的学习内容
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对学生的智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与协助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内容,保证学习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易及难,不盲目增加试题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教师在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自身作为教学指导者与教学策划者存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对自身实现全方位深入的分析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规划自身的学习内容,并且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空间来丰富自身的学习资料,教师在学生规划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指导工作,让学生能够把握好“度”,若是学习内容太简单,起不到智育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开发、促进学生的智育,若是学习内容较为繁杂且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将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打击,因此“度”的把握对学生智育的效果极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加以重视[6]。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学习利于解放中学生的天性,在学生合作意识、探究意识、自我表现、信息获取、人际协调、身心保健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学生的智育水平有着积极意义。
合作探究需要营造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通过共情作用来提升交流与合作效率,让学生之间能够敞开心扉。首先需要教师提出课堂疑问,制定合理的合作探究主题,需保证合作探究主题能够贴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应具备一定的难度,比如一些典型题、实验设计、知识综合运用、疑难点与核心知识等;留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完成对问题的初步考虑,如此才会有交流的需求;其次按照上述内容中分层教学模式中提到的学生分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可六人为一组,A类、B类、C类学生各两名,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等,让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负责对应的工作,让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合作探究中担负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价值感、尊重感、安全感与归属感,以此来提升学生交通的能力与愿望,让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汇总来实现智育;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在此过程中完善各自的小组探究结果,最后阶段教师再进行总体的归纳,对学生的探究结果以鼓励为主,如此能够实现针对学生的智育。
3.课堂点评与小结
教师在进行课堂检测时,应从整体把握其质量水平,把握检测内容与检测时间,注重检测的实效性,在完成课前预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之后应较快地进行课堂检测,以此来突出实效性;教师应把握好针对课程重点的检测,检测习题的设计尤为重要,习题不宜太多,以免增加学生负担,以少而精为主;保障检测内容与学生就近时间段内的学习内容统一化,这能有效地保障课堂检测的科学合理性;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如此来协助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链,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网络构建、方法总结、学习规律寻找,使得学生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学习;教师应注重对学科中多样化的知识要点进行控制,保持检测方式的灵活化、多样化,尽最大的可能来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对于提升学生积极性与智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7]。
(二)大力推行特色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智育水平的提升
惠水四中经过两年多的“1+2+1项目”探索,在教学质量方面得到了不断提升,在近两年的中考中荣获惠水县中考第一名,在体艺特色方面更是大放异彩,比如足球、毽球、藤球,在州级、省级与国家级比赛中均有较好的成绩,以下就以足球特色教学为例来探究如何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实现智育变革的有效推行。以下可从比赛教学法、循序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拓展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1.比赛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传统形式的足球教学,体育教师多注重各项基础内容的训练,必去长学生掌握传球、盘带、定点射门以及一些基本的足球规则等,如此机械化的训练,只是让学生对足球进行重复性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感到乏味,同时在被动的足球训练中,技能掌握以及衔接效率低下,不能实现学生足球水平的有效提升。而在足球教学中引入比赛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足球之所以广泛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其比赛过程中充满的竞争性与不确定性,在比赛中,学生可将所学的足球技能应用于实践,并且实现与自身的全方位融合,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且在特定情形下能够无限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其创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学生智育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作用。
2.循序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循序渐进教学相较于上述教学法来说,在足球教学中应用较多,其属于新型教学法,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位置,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足球课。
循序渐进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层层深入与从易到难,教师按照这种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足球学习能力,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学习特点出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被照顾到。在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足球技术进行全面的钻研,虽然每项技术皆是属于足球,但是其有着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确定每一阶层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完成第一程序之后再开展第二程序,如此循环渐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系统化、程序化的进行足球学习,这对学生智育水平的稳步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3.信息化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信息化技术在新时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各个中学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白板与其他相关信息化设备,这些新式资源与设备都可服务于足球教学与训练。信息化教学融合视频、动画、图片、文字与一体,能够全方位的实现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提升学生对足球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足球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在足球方面的创新意识,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让足球教学更加的形象与直观,利于学生加深对足球的理解,从而模仿与掌握足球战术与足球技术,这对学生的智育水平有着较大的提升[8]。
在足球教学中,通常会遇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比如足球战术中的运用“香蕉球”来透过“人墙”进行传球或者射门,很多教师在示范该动作时会限于自身水平,成功率往往不大,这就会给足球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各种香蕉球机型进行集合,然后用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通过慢动作或者暂停的形式来为学生解析“香蕉球”的发力特点与技术关键,让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要点,并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在海量的实验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香蕉球”成功率,实验过程中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即是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过程中,如此不断的探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智育水平的提升[9]。
- 拓展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足球教学具备很高的专业性,足球技术的学习与发展不应只局限在足球训练中,体育教师应将其贯穿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大课间、早操锻炼与课外活动等,这种跳出课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有效的利用课内课外时间,促使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促进。此外还可开展各种关于足球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对足球的自主探究,从而实现自身智育水平的有效提升[10]。
5.分层教学法以提升学生的智育水平
不同学生的足球技术、体力以及对足球的掌握程度有着一定的差异化,因此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分层教学,对接收能力差、身体肥胖与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教会其如何“玩足球”,可与其做一些足球游戏来提升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足球探索,对于已经具备专业知识并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加强对其的专业技术训练,比如射、带、接等足球技法。以这种形式来实现整体足球能力的提升,而且对于其个人来说,能够有效的实现自身潜力的挖掘,并且有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智育水平的提升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惠水四中在推行“1+3教学模式”下取得的成绩
1.教师:(1)各学科组编制出有利于课改的校本教程导学案,假期作业供师生使用已成常态化。
(2)各学科组围绕“1+2+1”特色教学项目积极打造本学科的样板课堂,藉此发力,2020年县初中学段13门学科专业技能大赛惠水四中教学名师团队破茧成蝶获一等奖6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7人。州学科专业技能大赛汪峡、刘倩老师获语文学科二等奖,其他学科获三等奖3人;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黄武、周海平老师获一等奖,三等奖有1人;第二届初中教学年会,“1+2+1项目”课改展示课导学案编写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喜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6人;课改展示课活动中,计9人斩获优质展示课荣誉。
2.学生成绩变化:通过“1+3教学模式”课改范式的完善,学生的各年级在期末统考中,全县前10名、前100名人数均居全县前列。在2018年中考中,全县前10名我校有6人,分别为第1、2、3、4、5、8名,其中陈家琪同学以631分居全州第2名,高分段人数居全县前列。2019年中考全县前10名我校有7人,分别为第一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八名、第九名。前100名有24人,600分以上有21人,500分以上有267人,七、八年级在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统考中,各学科平均分、及格率均居全县同学科前列。2020年中考全县前10名我校有6人,分别为第一名、第三名、第四名、第六名、第七名、第九名。前100名有32人,600分以上有16人,500分以上有241人,全州前50名中惠水县占12人,惠水四中占8人。2020中考数学满分两人,近三年中考,英语中考状元花落四中。
结语:综述,通过“五育并举”背景下智育变革,学生在各个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自身的思维实现对课堂内容的全方位思考,表现出较大的文化自信,且对于教材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智育变革过程中开始积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来逐渐调整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学校方面,依托智育改革,教学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较为符合现阶段的学生学习需求,且课改评价体系的改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晓楠.浅谈“五育并举”生命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成长[J].教改前言,2018,(13):15.
[2]吕伟清,赵广金.党建引领下的学校智育建设-以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为例[J].治校方略,2017,(5):22.
[3]张理科.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9,(05):83-84.
[4]周莉.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50-51.
[5]潘永庆.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与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17,(14):22-26.
[6]杨莉娟.基于学生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36-40.
[7]刘俊辉.合作探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以物流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4):15.
[8]赵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J].无线互联科技,2017,(10):19.
[9]梁丽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写作教学探索[J].汉字文化,2018,(19):104.
[10]蔡瀛.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