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一直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中英语都是第一语言。我国的教育部门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将趣味性教学融于到英语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掌握。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重要性

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一直是困扰目前教育教学的难题。学生普遍表现出不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差,只有发展其英语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其主动学习英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课后作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引进趣味性教学,将英语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有趣,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多,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增加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一定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优秀的导入环节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立马集中起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引入学生进入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去。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引入环节并没有进行精心设计,通常上课后直接进入知识的讲解。此时,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直接进入知识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将趣味性教学加入到英语教学的导入环节,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性,增加英语学习的意愿。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合适的导入环节。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国家名称,教师可以利用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教师说名称,学生找出相对应的位置。在学习节日时,教师可以收集可以代表节日特色的物品放入“魔法箱”中,选择学生伸手拿物品并展示给全班。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在英语教学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布置合适的课前作业,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前熟知本课所学,学起来更容易接受。在教学时,增加一些英语小游戏。如在进行对话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模拟多种情境下的对话,如顾客与销售员,家长与孩子,朋友之间,由学生来扮演这些角色进行对话。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或者在英语的测验时,不要把英语理论知识的掌握作为绝对的检测标准,要综合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是汉语环境,因此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时,只能在课堂上构建英语情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结束后,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和环境比较少,缺少锻炼的机会,所学的知识没法说出口。如果能够增加英语的课外活动,学生就能够在课后得到锻炼的机会。

(一)组织多种英语比赛。通过英语知识竞赛,学生增加了英语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比赛,如口语大赛、单词大赛、书写大赛,鼓励学习积极参加,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举办知识抢答、合唱比赛等以小组为单位的各类比赛,鼓励成绩好的同学带动成绩差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二)组建各类兴趣小组。新课改以后学习的课余时间增多,学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此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中英语水平较高的几名同学一起组建阅读小组、口语小组、写作小组、听力小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小组。小组要每周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各种主题活动,要关注每个人的英语发展变化。

(三)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都是机械性的摘抄和背诵。这些作业学生在完成时往往感到枯燥无聊,因此敷衍了事,不用心完成。这样既不能达到教师的目的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趣味性教学引入到课后作业中去,使课后作业也变得有趣,如在学习景点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做成图文并茂的英语手抄报,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在学习水果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本英语图画书,每一页配有水果的图像和单词拼写。

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现在的英语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也没有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导致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学校可以组织英语教师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多与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教学的展开。

结束语:当下,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快,想要在将来的社会中立足并拥有良好的发展,掌握好英语是非常有帮助的。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生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保持长久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趣味化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又有趣的引导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相信在教师的精心教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有进步,英语教学的质量也会大有进步。

参考文献

[1]    党思雅.初中英语的趣味性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290.

[2]    黄冬梅.如何增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2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