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 宗娟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般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融入和思考,教师创造出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问题,对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疑惑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再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对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刺激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情,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计算机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个性化教学

由于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视并积极应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注意授课层次、要求和方法的把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认真听取学生的思路并对其思路进行剖析,分析思维偏差的关键所在,从而对他们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对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能够维护并保持学生的质疑精神,掌握正确的思考思路,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举措。

三、小组合作,训练学生整体创新能力

将小组合作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当中,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学生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具体表现合理分配小组,优化小组人员的各种职能。其次,老师还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要求,设计相应的探究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当中,要求小组的各个成员相互配合,训练高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比如在进行相应的海报主题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图片处理和视频处理技术,设置相应的宣传视频,在视频当中一定要彰显小组特有的创新特色,强化他们的信息技术创新素养。

四、构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

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提出一系列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创新性认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生进行图片编辑器进行海报设计时,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如何进行色彩搭配,才可以使得海报的整体表现更加鲜明。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应该多问学生为什么,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来讲,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他们锻炼自身的科学思维。

五、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自身实践性的发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让其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我在Word文档编辑中的图文混排教学中,讲完后布置的作业是制作一张贺卡,要求学生在2节的上机时间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心制作一张送给亲人或朋友的贺卡。对他们制作的贺卡进行现场演示,一旦发现独特的创新方法,我就积极加以表扬,并让他向全班同学演示和展示,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寻求问题解决的不同思路。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习创造思维,展示了他们的创造才能。

总之,创新是促进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拥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